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,也是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。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打赢打好,这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。
骐骥千里,非一日之功。近年来,商务部将商务扶贫列入商务改革发展八大行动计划,纳入商务“6+1”重点工作,充分发挥联通内外、贯通城乡、对接产销三个优势,牢牢把握以产业促脱贫、以就业促脱贫、以开放促脱贫三个维度,不断强化横向协作、纵向联动两个格局,特别是围绕决战决胜工作要求,统筹推进商务扶贫和疫情防控,推动有商务特色的扶贫新路径不断拓宽。
电商扶贫增活力
产销对接畅销路
扶贫产业要发展,畅通销路是关键。商务部不仅要帮助贫困地区把产品卖出去、卖个好价钱,还要培育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。
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在电商进农村实现贫困县全覆盖的基础上,对其中102个县给予第二轮提升性支持,累计在贫困县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1416个,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制村覆盖率达70%;电商扶贫公益频道对接646个贫困县,建立20个农村电商典型县与26个深度贫困县对接帮扶机制;帮助273家企业获得“三品一标”认证。
商务部在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、引进帮扶资源和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,通过电商扶贫累计带动771万农民就地创业就业,带动618.8万贫困人口增收。
与此同时,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也是商务部一直挂怀的事。为此,商务部建立了部门联系机制,完善产销对接机制,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,推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。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,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优先保障57家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车辆通行;聚焦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、湖北农产品卖难应对工作,会同国务院扶贫办、财政部采取专门措施做好预测预警和应急防控,组织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立滞销农产品“绿色通道”,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超30万吨;建立52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52个未摘帽贫困县“一对一”帮扶关系,做好重点帮扶。产销对接累计帮助贫困地区销售超过420亿元。
增就业稳增收
开放注入新活力
增加就业是脱贫增收最直接见效的办法。商务部发挥家政、对外劳务行业优势,积极创造贫困人口国内、国外务工机会,克服疫情影响,加大稳岗就业支持力度。
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家政行业工作上手快,市场需求大,既可“一人干家政,全家能脱贫”,又能“上岗一个人,幸福两家人”。而帮助贫困人口出国务工,既能大幅增加收入,又能拓展视野、提升技能水平,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,可以说是“出国一人,致富全家,带动一片”。
有鉴于此,在家政扶贫方面,商务部实施“百城万村”家政扶贫项目,运用市场化手段落实精准扶贫理念,推动脱贫攻坚与行业发展良性互动。据统计,家政扶贫累计带动贫困地区新增就业超过85万人。在对外劳务扶贫方面,商务部统筹用好政府间劳务合作协议、对外援助项目等,累计自贫困地区派出8.8万人。
不仅如此,开放更为贫困地区脱贫注入了新活力。商务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对外贸易,走向国际经贸合作大舞台,打造脱贫新引擎。首先,充分发挥广交会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,采取免收贫困县企业展位费、专设扶贫展区、开展专场推介等措施培育贫困县企业外贸能力,带动扶贫产品出口。其次,牵头推进边民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相关试点工作,完善边境贸易功能定位,完善边贸进口商品清单管理,强化带贫效应。再次,利用进博会等多双边经贸合作平台展示中国脱贫攻坚成果,宣传精准扶贫理念,并且牵头在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下实施减贫项目,用足用好国际减贫资源。
定点帮扶强督导
脱贫攻坚引振兴
“十三五”期间,商务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、强化项目支持、拓展产品销路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三个定点扶贫县的支持力度,加强督导帮扶。四川广安、仪陇率先于2017年、2018年脱贫摘帽,湖南省深度贫困县城步县于2020年2月脱贫摘帽。商务部也连续两年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评中获评“好”的等次。
在帮扶过程中,除投入大量帮扶资金支持定点扶贫县完善基础设施、发展农村电商、培育特色产业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将三县纳入第一批“百城万村”家政扶贫试点,还统筹多种渠道推介三县扶贫产品,近3年助农销售3132万元,直接购买381万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做好智力帮扶,商务部开展了基层干部和扶贫技能培训,引进联合国扶贫与可持续发展项目,举办国家级贫困县商务扶贫政策培训班,打造了一支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”。与此同时,商务部还选派机关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工作,选派的两位第一书记先后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优秀个人。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商务部上述负责人表示,商务部将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保持商务帮扶举措总体稳定,帮助脱贫地区不断拓展销售渠道,创新流通方式,打通流通堵点,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,更好稳定脱贫人口就业,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