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1日,记者从济南市委、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,日前《济南市“十四五”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规划》(济政办字〔2021〕53号)(以下简称《数字济南规划》)出台。《数字济南规划》兼顾规模与速度,设置了济南市“十四五”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,提出了4类共25项指标,既涵盖了数字强省规划15项指标,又增设了10项体现济南特色的指标。提出2025年济南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52%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分别达到6000亿元和2000亿元,支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%,比省定目标高出10个百分点,充分体现了省会优势和省会担当。同时提出建设300个数字工厂、5万个5G基站、8万个智能网联充电设施等任务目标,全面加快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发展。到2025年,建成国内数字产业化发展核心区、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、城市数字化建设引领区,在软件信息服务、信息技术装备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成为全国示范高地,建成黄河流域信息枢纽中心城市和中国智慧名城。
《数字济南规划》明确了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城市数字化3方面11项重点任务。
强化数字产业化引领。从“壮优、强基、育新、促聚”等四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,“壮优”就是进一步壮大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、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优势产业;“强基”就是加快集成电路、卫星导航、超高清视频等基础产业发展;“育新”就是培育壮大量子信息、区块链等前沿新兴产业;“促聚”就是加快中国算谷、软件名园、大数据产业基地等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,推进数字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。
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。聚焦提升工业、建筑业、服务业、农业数字化水平,明确了重点任务。工业领域,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,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推进四大主导支柱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;建筑业领域,加快发展智能建造,强化智能建造技术研发应用,建立完善智能建造产业生态;服务业领域,推进物流、金融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,深化发展智慧文旅、智慧广电等数字生活性服务业;农业领域,加快农业大数据中心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、农产品追溯平台等农业生产全过程数字化建设,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。
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。聚焦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、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等三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。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,加快5G、互联网骨干直联点、未来网络、卫星导航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泛在智能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,打造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;提升数字政府水平,深化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和“一次办成”改革,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;加快数字社会建设,深化拓展提升智慧医疗、智慧教育、智慧交通、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,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。
(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