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,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。决战脱贫攻坚,商务人在行动。9月29日在宁德下党举办“全闽乐购·下乡的味道”国庆中秋专场活动,更是开启了消费扶贫产业帮扶新模式,线上线下齐发力,推广当地地标产品。
近年来,福建省商务厅大力促进产销对接,以实际行动助力消费扶贫,其中坚持把培育贫困地区电商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,创新电商扶贫模式,实现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。
扶贫重点县 电商示范创建全覆盖
近年来,福建省商务厅持续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,优先支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,促进农村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扩展,助推县域经济发展,发挥电商带动增收创收的作用,引导贫困群众融入电商产业链条,分享产业增值收益,助力脱贫攻坚,取得较好成效。
目前,全省共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33个、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11个,实现23个扶贫重点县示范创建全覆盖。2019年,全省23个扶贫重点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13.6亿元,同比增长21.1%,高于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速2.0个百分点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全省发展农村电商带动贫困户1590人增收1135万元,人均增收7100元。2020年上半年,23个扶贫重点县实现网络零售额62.6亿元,同比增长21.6%,为帮助贫困地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解决农产品滞销、卖难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其中,在德化,陶瓷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。以陶瓷产业为支撑,德化县“以城带乡 以瓷带农”,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电商扶贫新路子。近年来,依托陶瓷产业发展,德化电商迅速崛起。
数据显示,2019年,德化县电子商务交易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,达到127.7亿元,占有全国80%以上茶具网络销售份额。与此同时,包括唐丰、豪峰、戴玉堂在内等一大批响当当的陶瓷电商龙头品牌不断涌现。
以“互联网+”为抓手 创新扶贫模式
在安溪,当地坚持“造血”扶贫理念,以“互联网+”为抓手,创新多种模式,探索出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电商扶贫样本。据介绍,安溪县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引擎,以“基地+电商+扶贫”的模式成立了“稻蔬基地”“果蔬基地”,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、农户种植贝贝南瓜、太妃南瓜、大米等农特产品。
按照“互联网+平台+扶贫”战略,安溪通过创新思路与模式,提高贫困人口“造血”能力,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、自力更生。据统计,借助电商,安溪已先后带动全县246户贫困户创业就业,帮助贫困户增收764.34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