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、新动能。山西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,明确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。据中国信通院测算,2023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为6418亿元,同比增长12.8%,增速位居全国前列。
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,省数据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闫中立表示,今年以来,我省数字经济提质升级,主要取得四方面的成果。
政策体系不断完善。我省深入实施《山西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》和“数据二十条”,出台《山西省数据工作管理办法》《山西省促进先进算力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,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推进数据工作的顶层设计持续强化。
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升级。截至8月,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数10.7万个,1000M以上用户数达到329万户,7个市成功入选国家千兆城市。全省在用、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机架规模达到101.2万标准机架,据《中国综合算力指数(2024年)》显示,我省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八,大同市在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,我省算力发展整体处于全国前列。
数字应用赋能多点突破。能源领域,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发布,截至8月,全省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134座,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564处,全省3200处井下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,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。医疗领域,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项目顺利启动,致力于打通省内383所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,实现“晋享智医”“晋医互认”。文旅领域,组织开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示范专项,选取关公文化等6个试点,充分挖掘我省丰富文旅资源。
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持续向好。第二批组织认定了3家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和4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。大同成功获批国家数据标注基地。积极参加第七届“数字中国”峰会,展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成效,提供省内企业交流合作平台。组织开展“数据要素×”典型案例征集,共征集典型案例138个,4个典型案例进入国家复审名单。组织了2024年“数据要素×”大赛山西分赛,共有472个团队报名,涌现出一批优秀项目和技术人才。(张毅)